火眼看書
當(dāng)前位置:火眼看書 > 現(xiàn)代言情 > 總裁豪門 > 露花倒影柳公子

第一章 不成器的東西

小說:露花倒影柳公子 作者:宋小櫻 更新時(shí)間:2018/10/9 14:24:16 字?jǐn)?shù):3336 繁體版 全屏閱讀

    柳永,也叫三變,字耆卿,名喚作七兒。

    他祖籍河?xùn)|(今山西運(yùn)城),唐末五代因避北方戰(zhàn)亂其先人遷移到福建崇安,定居在山明水秀的金鵝峰下。父親柳宜,博學(xué)多才,滿腹文章,酷愛作詩填詞,可惜官運(yùn)不佳,一生甭說到一個(gè)七品芝麻官,連個(gè)舉子也未考中。但祖業(yè)可觀,家產(chǎn)豐厚,是崇安的一大富戶,因此四鄉(xiāng)八鄰稱他柳員外。這柳宜感到仁途茫然篤信道教,與武夷觀的薄塵道長交情甚厚,經(jīng)常在一起談經(jīng)說道,有時(shí)竟樂而忘食。

    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臘月,柳夫人身懷六甲,夜里夢見魁星投懷,紅光滿室,次日清晨柳七兒呱呱降生。這天柳員外庭院里柳樹上飛來許多黃鸝、畫眉翩翩起舞,婉囀鳴唱,飄飄瑞雪中柳枝竟綻出鵝黃新芽。見此吉祥情景,全家人歡天喜地。然而喜中有憂,不知什么緣故,那嬰兒只是扯著嗓門不住啼哭。

    柳員外正與薄塵道長在后院書房研討經(jīng)道,忽然丫鬟秋菱跑來說:

    “老爺,夫人請你快去看看小孫子,他還是老哭?!?br />
    柳員外不皺起眉頭,喟然嘆道:

    “這孩兒日后一定多災(zāi),落地知難而啼哭不休?!?br />
    “善哉善哉?!北m道長打個(gè)稽首,面帶微笑說,“柳師主讓貧道一睹小公子貴體如何?”

    “如道長不嫌棄犬子,”柳員外說,“真是我柳門的造化?!闭f罷便吩咐秋菱去夫人屋里抱來七兒。

    薄塵道長雙手托起襁褓中的嬰兒,輕輕往額上吹了口氣,念念有詞道:

    “莫哭莫哭,王母降福;勿愁勿愁,真武保佑。”

    說來也怪,只見那嬰兒立時(shí)停止了啼哭,站在旁邊的柳員外又驚又喜。

    “福相,福相啊福相!”薄塵道長用小巴指指點(diǎn)點(diǎn)地說“柳施主,你瞧……小公子天庭,地閣方圓,隆準(zhǔn)通天,如玉……嚯,瞧這左耳垂兒上還有一顆朱痣哩!不是貧道恭維,小公子將來必能名留青史?!?br />
    薄塵道長說得柳員外心里卜卜直跳:想我柳宜已過不惑之年,幾次鄉(xiāng)試全都落榜,看來今生做官是沒有希望了,一切由命注定,強(qiáng)求不得啊……唉!雖說膝下也有幾個(gè)兒子,但他們皆屬朽木之材,真叫人心灰意冷。好在蒼天有眼,賜一貴子,我柳門造化不小,別的不求,只求這孩兒長大成人能中個(gè)頭名狀元,也好光宗耀祖……

    “柳施主,”薄塵道長的話聲打斷了柳員外的暢想,“貧道離觀數(shù)日,該回去了。”

    柳員外接過嬌兒,小心翼翼地遞給秋菱,然后跟薄塵道長說道:

    “待犬子慶過三朝再走也不遲,想道長一定會(huì)屈從的。”

    薄塵道長見柳宜誠意挽留,只好點(diǎn)頭答應(yīng)。

    秋菱抱著七兒回到柳夫人房里,神乎其神地說:

    “那個(gè)老道本事真大,一口氣兒就把小公子吹得不哭了?!?br />
    這話很快傳開,柳家上上下下都把薄塵道長當(dāng)成神仙一般看待,紛紛求他相面算命。

    柳員外因得貴子喜在心里,笑在臉上。他親筆給親戚朋友寫了請貼,邀請他們前來為七兒慶祝三朝;同時(shí)吩咐管家持殺豬宰羊,捕魚撈蝦,逮雞捉鴨,打醋買酒,烹燉炸煎……老少,全家上下一片繁忙。

    三朝這天,趙舉人、錢秀才、孫員外、李千戶偕夫人,周姥姥、武姨姨、鄭妗子、王姑姑、馮大戶娘子。許多鄉(xiāng)紳好友、親鄰堂客女眷拎著大禮陸續(xù)到來。

    柳員外站在廳堂外笑臉相迎。

    “恭喜!恭喜!”男客們無不抱拳祝賀。

    “柳員外喜得貴子!”女眷們拜個(gè)萬福說句喜慶話。

    “里邊靖?!绷鴨T外躬身打揖,笑容可掬地接待。

    廳堂內(nèi)分左右兩邊各擺四張八仙桌,男客入左,女眷坐右。

    薄塵道長遠(yuǎn)近聞名,又是貴客,自然坐在上座,由趙舉人和錢秀才作陪。趁等人的時(shí)候,大家問他些福禍之類的話。他面帶微笑,侃侃而談,滿堂洗耳恭聽:

    “得其所利,必慮其所害;樂其形成,必顧其所敗。人為善者,天報(bào)以福;人為惡者,天報(bào)以禍也!所以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戒之慎之,君子不務(wù),何以備之,夫上知天則不失時(shí),下知地則不失財(cái),日夜慎之則無災(zāi)害?!?br />
    薄塵道長用老子這段宏論說處得人們五體投地,嘖嘖連聲。

    將近午時(shí),客人到齊。柳員外命家人婢女先擺茶果,每桌三十二碟,都是各樣精細(xì)甜食,新鮮水果,蒸酥點(diǎn)心,細(xì)巧油糖餅馓之類。吃過茶果,便上大席,一道一道地端來了紅油油的燒燉豬肘,白澄澄的清蒸鯉魚,香噴噴的油炸燒雞,黃漬漬的油炸燜雞,曲彎彎的四對龍蝦,禿肥肥的羊肉火鍋,杯盞交錯(cuò),行令劃拳,一派喜氣景像。

    柳員外興致,向蒲塵道長一邊敬酒,一邊說道:

    “請道長賜犬子一個(gè)名字吧。”

    席間驀然靜寂無聲,人們都眼睜睜地看著蒲塵道長。只見他手擎酒杯一飲,沉思片刻,靈機(jī)一動(dòng),朗聲說道:

    “好!俗話說,女大變,越變越好看;男孩兒少說也有三變……一變聰明伶俐,二變倜儻,三變才華橫溢。小公子叫三變就挺好嘛!”

    “多謝道長。”柳員外深施一禮說。

    “來!”趙舉人端起酒杯說,“我們?yōu)槠训篱L給柳公子起了個(gè)好名,干杯!”

    大家來了個(gè)同樂天,酒足飯飽,盡興而散。

    蒲塵道長也要告辭回觀,柳員外強(qiáng)留不住,就去送他。

    二人攜手走出村口,四白雪茫茫,銀裝素裹。他們走了二里開外,柳員外還要向前再送蒲塵道長一程。

    “柳施主請留步。”蒲塵道長打了個(gè)稽首,把拂塵一甩,飄然而去。

    柳員外佇立在茫茫雪,目送漸漸消失在山間小路上的蒲塵道長,直到望不見一點(diǎn)身影他才返回村里。

    柳夫人多生兒女,三變已是第七胎了,勞損過度,內(nèi)血不足,十分虛弱,缺少。為此柳員外日夜焦急不安,就連做夢也在呼喚“、”。

    真是貴人自有天相,偏巧附近一敗落官宦之家的二房魏氏生子夭折。她正當(dāng)壯年,旺如甘泉,親自找上門來說愿當(dāng)母。柳員外見他言談舉止非同一般村婦,模樣又很俊美,喜出望外,便滿口應(yīng)允。

    這魏氏當(dāng)初也是大家閨秀,粗通詩詞歌賦,略知琴棋書畫。她情溫柔,心地善良,把小三變視為親生,當(dāng)成心肝寶貝兒,盡力。她讀唐詩逗孩兒:

    “鵝,鵝,鵝,曲頸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br />
    “兩個(gè)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寒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br />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喂時(shí),她常用食指蘸著在孩子小掌心寫字,一邊寫一邊輕輕念出字聲。小三變雖然還不能作聲跟誦,但他是天上的魁星下凡,都一一神領(lǐng),待到伊呀學(xué)語時(shí),竟能背誦母教給他的唐詩,全家無不驚愕,唯獨(dú)柳員外心里明白,暗自高興。

    轉(zhuǎn)眼柳三變長到三歲,臉蛋粉里透紅,梳著一根天橛小辮,仿佛天上的金童;嘴也巧,八哥兒似的,凈說些逗人歡樂的話。一天,母領(lǐng)他到柳夫人屋里玩耍,他伸出兩只胳膊兒讓秋菱抱起走近梳妝臺(tái),鏡內(nèi)登時(shí)映照出一個(gè)俊秀的姑娘和一個(gè)白胖的孩子,那孩子拍著小手嘻嘻直笑。

    這時(shí),柳員外從門外進(jìn)來,一眼看見鏡內(nèi)的詩情畫意,了陣喜悅,隨口說道:

    “鏡內(nèi)小兒笑?!?br />
    “堂家老父夸。”柳三變搖晃著小腦袋說。

    柳員外聞聽心里就像吃了果一般,甜極了,一時(shí)心血來潮,當(dāng)下決定要測驗(yàn)一下七兒的人生志趣,便對夫人道:

    “你快將文房四寶、珠寶金銀和胭脂敷粉取來。”

    “阿爹,”柳三變閃動(dòng)著一雙黑亮的眸子問,“取那干嘛?”

    “先別問,一會(huì)兒你就知道了?!绷鴨T外神秘地說。

    不多一時(shí),柳夫人把那幾樣物件全部擺在桌上,柳員外把過七兒,指著桌上的物件說:

    “七兒,撿你最喜歡的拿?!?br />
    柳三變拿了一只筆,放下,不動(dòng)手了。

    柳員外面喜,催促說:

    “還喜歡什么?快拿呀!”

    柳三變嘻地一笑,伸出兩只小手,一手蘸著胭脂,一手拿起敷粉,直往臉蛋上抹,響著脆生生的音兒連聲說:

    “好玩兒!好玩兒!真好玩!”

    柳員外臉陡變,一聲呵斥:

    “不成器的東西!”

    柳三變哇地哭了。嚇得柳夫人、母和秋菱不敢吭聲。

    這件不愉快的事在柳員外那望子成龍的心上投下一片陰影,什么時(shí)候一想來就感到膩歪。

    光陰茌苒,一晃柳三變到了十歲,成為鄉(xiāng)里的神童。

    崇安下陽門寂厲山上有座寺院,叫中峰寺,善男信女絡(luò)繹不絕,香火頗盛,那里是柳三變和小伙伴兒們玩耍忘歸的地方。寺里的鑒明我尚對詩詞的造詣很深,閑來無事便獨(dú)自吟育誦高歌,時(shí)常引得孩子們圍觀哄笑。鑒明和尚見柳三變眉清目朗,面如寶玉,著實(shí)討人喜歡,又聽說是鄉(xiāng)里的神童,有意試一試他的才華,指著桌上的供果說:

    “三變小居士,你給我念個(gè)對子,以猿和竹子為首字,念得好賞你果子,念不好今后休想再來寺里喧嘩。”

    “此話當(dāng)真?”柳三變認(rèn)真地問。

    “出家人沒有戲言?!辫b明和尚說得也很認(rèn)真。

    “這有何難!”說著柳三變看了一眼桌上的梨果,抬起下額略加思索,好像山間流水般地說:“猿偷曉果升松去,竹逗清流入檻來?!?br />
    “阿彌陀佛?!辫b明和尚掌夸贊:“小居士果然是個(gè)神童!”

    于是他把滿桌的梨果全賞給孩子們,大家眾星捧月似的圍著柳三變吃得津津有味。
小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按 →鍵 進(jìn)入下一頁

強(qiáng)力推薦

最新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