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眼看書
當(dāng)前位置:火眼看書 > 都市游戲 > 異術(shù)超能 > 火龍衣

第十章:小洋樓

小說:火龍衣 作者:故夢生 更新時間:2018/10/9 14:45:16 字?jǐn)?shù):3996 繁體版 全屏閱讀

    我可以順便對你說那兩座小洋樓一座是李占領(lǐng)家的,一座是胡春玲家的。李占領(lǐng)家爸是個包工頭,在鄭州領(lǐng)著一個不大不小的建筑隊,俺爸就曾經(jīng)呆這個建筑隊里干了三年。俺爸說他之所以干了三年是因為這個建筑隊比別的建筑隊強,雖然天下烏鴉一般黑,可他這個包工頭從不打罵人。俺爸說要不是當(dāng)了大隊書記他還會呆下去的。要不,還能干啥?百姓百姓你就別興,你就這命。哦,據(jù)俺爸說呆建筑隊里離天明還有一百個小時哩就起來干活了,一直干到天黑一百個小時才算收工,要不半個工也沒有了。因為你太不像話了,人家都能干你就不能干嗎?這樣,干活的都累得倒地就要死。他還就怕你倒地就死,人命關(guān)天嗎,所以一天到晚都像個鬼魂似的在工地上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的,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要是萬一有人倒下來死了那可咋辦好???平常不開支他也不借給你干活的錢,除非你死了十八回,再不救就徹底永遠(yuǎn)地死掉了才能下不為例。想要錢,到年終上他家結(jié)帳吧。那也中。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你記得你沒日沒夜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干了足足有七百三十個工而且在小本子上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哪年哪月哪日張三李四王二麻五胡七在工地東南方搶時間進度,可跟他一對就不對了,他帳本上你才干了那么幾個工。為啥?還能為啥,你沒干唄。你要說記錯了冤枉你了,好,全建筑隊恁些人都沒記錯、都不冤枉單單你的記錯了、冤枉你了,你這不是冤枉我、錯怪我嗎?簡直沒理賴三分,血口噴人嗎!你要是不愿意,咋著吧?武的,打!好,打我跟你來著,啥時候顧的了,反正呆俺這一畝三分地上哩,強龍不壓地頭蛇,七孫才怕你哩。怕了吧!文的,好,等其它人叫帳結(jié)清了再說吧。你等啊等啊等啊等了足有一百年終于等不下去了。咋著?結(jié)帳?你的帳不是早就結(jié)了嗎?沒有?那好,等過年兒一起再結(jié)吧。你不理?你想咋著吧,我早就說過了,統(tǒng)一結(jié)帳嗎,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嗎。都像你今兒來一個結(jié)帳的這樣著、明兒一來一個結(jié)帳的那樣著,我還過不過了?嗯?求我?算了,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就破破例給你結(jié)了吧。才這幾個工?瞧瞧你,干活的時候不好好干,一結(jié)帳光嫌少,唉,真是人心不不足蛇吞象?。∷懔?,我吃點虧,就給你按百兒八十個算吧。過了年還上我那干去吧,好好干,我還不會虧待你。要是不去?不去就算了,反正這世上多的是人,一天榷十個也榷不完。還去?好好好,就這樣說吧。說是這樣說的,是不是這樣做的可就不知道了。不過,我見過好些干活的從他家出來沒有一個不是罵罵咧咧的,發(fā)誓過了年再也不去了,并開始計劃過了年哪兒去干活。這可能是真的,不過也不一定,就像他說的人心不是蛇吞象哩。不過他家每到過年的時候總會惹來不少麻煩這確是真的。比如有年大門就叫人家給燒了,不過以后再沒燒過,因為他換了鐵門,隨便燒,沒事,只不過費二斤漆再刷一遍罷了。但是麻煩照樣有,比如大年夜一起來大門口放了一個花圈或者沒有花圈卻臭氣熏天,仔細(xì)一看,血紅的大門上 忽滿了屎尿!總之防不勝防,你說缺德不缺德,簡直缺德帶冒煙兒。有意思的是李家從來沒有像莊里人們通常遇到這種事或類似這種事那樣罵他個天翻地覆慨而慷,而是忍氣吞聲地"鉆進洋樓成一統(tǒng),管他屎尿流",屁也沒放過一個。后來我問過李占領(lǐng)他爸咋就能這樣脫俗,能夠做到大人不計小人過、宰相肚里能撐船或者恁有大將風(fēng)度臨危不懼、遇事不驚。李占領(lǐng)說:"啥!俺爸說了,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管他哩。又說一咒十年旺。俺家還不是照樣吃的香、穿得光,啥事也沒有!"真的,他家真是啥事也沒有,他爸照樣肥頭大耳、滿面紅光的紳士一樣?xùn)|游西蕩的,他媽照樣細(xì)皮嫩肉、擦脂抹粉貴婦人似的養(yǎng)尊處優(yōu)。這是咋回事呢?啥,可能真是一咒十年旺吧,誰知道哩。

    相反,胡春玲家就好完了,我是說她家從沒出過啥麻煩事兒,而且正像她家大門上貼的春聯(lián)"富貴門第春來早 勤勞人家慶有余"那樣"萬事如意"。她家真是萬事如意,這一點沒有誰不承認(rèn)。說到她家就得說她爸了。說起他爸來就像承認(rèn)她家萬事如意一樣,莊里人沒有一個不承認(rèn)他聰明、夸他鉆擠、能干、服他會做生意的。他爸的確會做生意,你就是死也得承認(rèn)這一點,要不然你保準(zhǔn)死不瞑目、死無全尸、死無葬身之地,總之是不得好死且死不安生。真的,不信你聽我說嗎。他爸是做糧食生意的。你雖一聽"做糧食生意"就以為他的生意就大得不得了,其實就是個糧食販子,只不過一開始騎著洋車子販,后來開大篷車販,現(xiàn)在呆集上開個收購點販罷了。她爸可能天生的就是個販糧食的料兒,販糧食販得神乎其乎的,生意場上有句話叫"賠本不干,夠本不干",總之不賺錢不干??伤謮虮靖桑r本也能干,而且照樣能把錢賺得排山倒海的。你說神不神?比如芝麻,糧站收是一斤兩塊四,他下鄉(xiāng)收時也是兩塊四,而且不除袋子不除雜,又省了跑路,人家自然愿意賣給他,而且慌得跑掉鞋都顧不上拾,再比如豆子,他一塊錢一斤收,只賣九毛五。這是咋回事兒?誰都想知道,誰都在打聽,可就是知不道這里頭的彎彎兒。直到過了差不多一百年,他爸的一個老表外出打工總是掙不著錢才跟著他學(xué)做生意才知道了這里頭的玄機又實應(yīng)得要死一不小心說漏了嘴大家才識破了天機。這里頭的彎彎兒說起來其實很簡單就是摻糠兌假。你別以為摻糠兌假誰都會,這里頭可有學(xué)問哩。你要是不管磚頭瓦塊只管摻只管兌,連瞎子都會看得出來,誰還要呀?就是要,幾扒幾除的還有啥呀,毛也不會有一根了,那你還不賠的哇嗚哇嗚的?這里頭的玄兒可多著哩。比如芝麻,要想摻糠兌假就得摻兌跟芝麻籽大小差不多的碎土,這樣他就是過上一百遍篩子,一千種篩子也篩不出來。說到兌土得說說胡春玲家爸兌土的事。這事兒現(xiàn)在三鄉(xiāng)五里的人都知道,而且成經(jīng)典——人家在講類似的事的時候就會叫這事搬出來加以證明,引經(jīng)據(jù)典嗎,以使自己的話具有說服力。事實上也的確靈驗,對方正臉紅脖子粗地抬你抬杠哩,一聽這典故就會叫頭點的跟下冷子似的,而且滿面羞愧,而且八體投地。后來連開玩笑也引用呢。比如某一對男女任誰說也結(jié)不成秦晉之誼,可偏偏百年好合了,人家就會說某人在對方面前一定兌土了。不知道摻假這事是見不得人的勾當(dāng)還是保密的需要,一般都在夜里弄。夜里黑不嗒嗒的啥也看不見,別說鏟土就是尿泡尿都看不出沖沖東還是沖西。不過,沒事兒,胡春玲家爸就是有本事??床灰婄P土不要緊,扒墻嗎。哦,那時候她家的院墻還是土搭的哩。扒了墻搬屋里砸,砸了篩,篩了兌,大功告成。這樣沒過幾年她家的院墻就扒完了。這可咋辦?沒事兒,就像俗話說的扒了土房蓋瓦房,扒了瓦房蓋樓房——這話下邊應(yīng)該還有一句是扒了樓房蓋班房,不過不大會,也不太會,誰知道呢,只能肯定一點,那就是現(xiàn)在說不大合適。胡家蓋了樓房就該拉院墻了,土墻沒有了正好拉磚墻,還省了拆土墻的工錢,又加塊了拉磚墻的進度,真是一舉三得,能不叫人八體投地嗎?再比如豆子,這可不能兌土,太扎眼了。那咋辦?好辦,兌水!嘩嘩兌上一百桶水一攪拌,第二天一裝袋子,袋子口裝沒兌水的特意挑選出來的又大又鮮又干凈的豆子,人家不但笑咪咪的,還又掏煙又倒茶哩,嘿,胡春玲家爸可真有辦法!胡春玲家爸有辦法的事可不止一件兩件,還多著哩,恐怕一百年都講不完。你要是真想聽,我就再講一件吧。就像俗話說的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一樣,胡家也不例外。這本叫胡家難念的經(jīng)是倆閨女一出門子,恁大家業(yè)留給誰哩?留給兒子唄,可是還沒有兒子呀。生唄?生?計劃生育恁緊咋辦哩?這……是不好辦。好辦!人托人,能通神。他就找了俺爸,叫俺爸想辦法給他弄個指標(biāo)。哦,對了,俺家那臺金正VCD就是他送的,兩口子一塊兒送來的哩。他說:“古書記,老同學(xué),咋弄耶,幫幫忙吧。瞧你的命多好啊,我一看見夢生就起你眼兒。想想辦法吧。”一提到我,俺爸就笑了,俺爸不能不笑,我是他兒子嗎。我是他兒子本來沒有啥,可要真說起來可就有啥了,就像胡春玲家爸說的都說“閨女是娘的小棉襖,兒子是爹的鐵桿腰!這話一點也不假呀!別看我手里有倆錢,可我這腰咋也直不起來,見人矮三分吶!”俺爸一開始啥也說,直到胡春玲家媽哭起來,胡春玲家爸拉住俺爸的手一個勁兒地說:“古書記,幫幫忙吧,我求你了。古胡不就一月之差嗎?你抬頭看看,哪有月亮呀!”俺爸這才說:“好,這個忙我一定幫。不過,丑話我先說到頭里,辦成辦不成,我可沒把握?,F(xiàn)在跟前幾年不一樣了。辦不成你別惱我,辦成了你別謝我。”胡春玲家爸連忙說:“好好好,好好好?!鼻Ф魅f謝地走了。俺爸叫這事辦得咋樣我也不知道,因為這事才沒多大時候,也應(yīng)是十天八天前吧,就像《真心英雄》的歌詞那樣“不經(jīng)歷風(fēng)雨,怎么能見彩虹?”再說據(jù)我觀察這半個多月本沒有風(fēng)也沒有雨,平和得很。不過,現(xiàn)在可是夏天,正是彩虹肯出現(xiàn)的季節(jié)。啥,到底能不能見彩虹,誰知道哩。

    哎,我再跟你說一件事吧。俺爸當(dāng)大隊書記忙是忙,可就是他媽的好,至少平息了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事情是從俺媽生了我開始的。當(dāng)時的情形叫俺媽講起來俺奶奶真是高興瘋了,就好像生我的不是俺媽而是她似的。一會兒說“我給你搟面葉子去,”一會兒說“我給你打碗雞蛋茶去”,一會兒說“我給你沏碗糖茶去”,一會兒說“我給你燉條魚去”,一會兒說“我給你殺只雞去”圍著俺媽團團亂轉(zhuǎn)。這叫俺大娘、俺二大娘十分眼氣,背地里倆人嘰嘰咕咕沒少說俺媽跟俺奶奶的壞話。不知咋的,這事叫俺奶奶知道了,她才不在乎哩,說:“有本事給我生個孫子,我照樣待她,沒本事說也凈瞎搭。哼!”又不知咋的,這話傳到了俺大娘跟俺二大娘耳朵眼里了,倆人只說了一句話——一人半句是——一個說“騎驢看唱本”,一個說“走著瞧吧!”后來俺大娘、俺二大娘就跟俺家弄掰了,誰見了誰都不搭腔,還楞眼紅筋的。再后來三家就爆發(fā)了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不過,自從俺爸當(dāng)了大隊書記,這戰(zhàn)爭就再沒打響過,而且就像一九四五年日本鬼子無條件投降一樣,兩家笑嘵嘵地向俺家舉起了手。從此以后,俺大爺、俺二大爺跟俺爸又親得像親兄弟一樣了。不但這,而且俺大爺、俺二大爺再在人家面前說話時都是趾高氣揚的,好像一夜之間長大了一百倍似的。啥,反正俺爸這個大隊書記照俺媽的話說當(dāng)?shù)乃麐尩闹抵ā?
小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按 →鍵 進入下一頁

強力推薦

最新簽約